足迹
重生2004:独行文坛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32章 张潮的侠客行两章合一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汪明全也笑道:“看来你对香港的商业氛围意见好大!”

张潮接着道:“当然不是,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赞美。这次比赛,确实是商业化运作。我们有赞助商承担了组织比赛的费用,后续获奖作品无论是杂志转载,还是结集出版,我们也都会给作者最高标准的稿酬。

因为所有的出版社都对这次的获奖作品集销量很有信心。所以实际上,从商业角度考虑,无论是我,还是《新芽》杂志,举办这次比赛都是‘有利可图’。”

汪明全“哇”一声惊叹,语带夸张地道:“这么坦白?”

张潮道:“文学需要热情,但文学不能只有热情。只凭热情,我可能可以贴钱办一届比赛,甚至办两届。但是第三届你再让我掏钱,我肯定犹豫。

因为这不会让人看到文学的希望,只会感觉文学已经穷途末路。我之所以想让港、澳、台都参加进来,是因为一个能自己造血的‘文学生态’,一定要有多样性。……”

汪明全对张潮的访谈持续了20分钟左右,直播也在8点20分正式结束。

随着摄影棚灯光暗下,张潮也长舒了一口气。这次的访谈中途意外太多,他也是第一次遇到有主持人对他动“神风攻击”的,甚至还直奔下三路而去,着实出乎意料。

但tvb的反应也算迅,最后总算救场成功,否则张潮也不能预料后续会怎么收场。林志恩明显就是奔着激怒张潮来的。

一下台,tvb的高层就找到了张潮,向他连连道歉,并且表示刚刚已经在后台口头宣布开除了林志恩,并会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,给张潮一个交代。

张潮只是不咸不淡地应付了两句,就匆匆离开了。回到酒店,他先给目前唯一认识的台岛作家王崇楷打了个电话——从在i91p与张潮做了三个月的室友后,王崇楷就彻底放下了他那一点可怜的骄傲。

如果说“新理念作文大赛”在香港因为有潘要明的存在,所以即使组织有误,但还算有所宣传的话,那在台岛只能放任自流了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2章张潮的侠客行(两章合一)(第22页)

反正00万人的台岛,最后选拔出来的复赛人选也不过才6个人,只比还没有浦东机场大的澳门多了2个人。

这次香港的风波,台岛那边也闻风而动,各种骚操作不断,所以台岛选手也都观望起来。

张潮现在肯定没空去台岛折腾,不仅人生地不熟,而且舆论环境比香港肯定是恶劣了不止10倍。所以张潮只是请王崇楷帮忙关注一下这两天台岛那边的舆论风向,是否受香港这边转变的影响。

王崇楷满口答应,并且邀请张潮合适的时候来台岛看看。

刚挂掉王崇楷的电话,张潮又给黄杰夫打了过去。面对自己人,张潮的怒气可就无所顾忌地出来了,他对黄杰夫道:“把和华宜那边的合作逐渐都停掉,另外随时关注华宜在资本市场的运作,他们这两年要上市。”

黄杰夫惊诧极了,张潮很少在他面前表现得这么强势,也极少谈论其他公司具体的运营细节,这对华宜是哪来的这么大的火气?于是问道:“关注华宜的资本运作……我们的目的是?”

张潮冷笑道:“先关注着,具体怎么办,等我把一些事情落实后再说。”

黄杰夫应了一声“0k”,然后趁机汇报了近期的工作内容后,才挂了电话。

张潮在林志恩说出宋嘉是因为自己的推荐才获得出演《少年如你》电影机会的时候,他就想到了华宜。

因为当时在场的只有他自己、导演张艾佳、制片伊哲和副导演陆剑清,而且另外三人都很清楚地知道当时宋嘉和自己连一面之缘都没有,完全是陌生人。

张艾佳和陆剑清都是非常职业的电影人,与自己更是无冤无仇,不会乱传,这点上张潮对他们还是有信任的。

而自己与制片伊哲的合作其实也还算愉快,但是自己偏偏在前一段时间和他的顶头上司有一场不太愉快的交流。

伊哲作为下属,把选角会的情况向上汇报当然再正常不过,所以华宜的兄弟二人知道这个内幕的可能性很大,同时他们一直和港台的文化圈交流频密,趁机拿捏一下自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。

处理完这些琐事,他也是真的累了。来香港两天,他都处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当中,不是被人灌输,就是灌输别人,才好不容易为事情争取到了转机。

张潮站到窗边,看着外面灯火璀璨的维港夜景,内心涌上一股强烈的疲惫感。

第二天早上,没有定闹钟的张潮一觉睡到了快10点,又被手机铃声吵醒了。拿起来一看是潘要明,就接了起来。

潘要明的声音显然比前两天刚见面的时候轻松许多,言语中也带着对张潮的感激,不过他这个年纪和地位,自然不会表现地太过于激动,寒暄两句以后,就进入了正题:

“你要和复赛学生进行座谈会,已经安排好了,就在今天下午3点。这是一次闭门会,时间、地点都没有向媒体透露,尽量低调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ankanshu.info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